电话:021-5038-9058
律师热线:135-0177-2234
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负责人解读《商业特许经营管理》
来源:上海律师网作者:时间:12-09-04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负责人。
问:目前,社会公众对商业特许经营的概念还比较陌生,什么是商业特许经营?
答:商业特许经营,一般简称为特许经营,有时也叫特许加盟,是一种营销方式。它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也就是特许人,通过订立合同,将其拥有的这些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也就是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相应费用的经营活动。从特许经营的概念可以看出,特许经营有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特许人必须是拥有注册
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二是,特许人和被特许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三是,被特许人应当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四是,被特许人应当向特许人支付相应的费用。
特许经营在国外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发展为一种成熟的营销方式,其主要优势是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以快速扩大营销规模,满足消费者对便利化、规范化服务的需要。因此,特许经营这种营销方式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
问:特许经营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要制定专门行政法规?
答:特许经营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几年,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2000年以来,特许经营在我国进入高速增长期。
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已有2320个特许经营体系,如肯德基、
麦当劳、全聚德、华联超市、马兰拉面、吴裕泰茶叶、福奈特洗衣、东易日盛装饰等,涉及餐饮、零售、洗衣、室内装饰、休闲健身等60多个行业、业态,特许加盟店约16万家。特许经营的发展,在调整和改善流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特许经营的核心是无形资产的输出,一个特许人往往有为数较多的被特许人,特许人和被特许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潜藏着较大的风险,容易成为进行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手段,加上我国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社会公众对特许经营的了解不够充分,特许经营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针对特许经营在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规范和管理特许经营活动的专门行政法规,是迫切需要的。
问:针对特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条例主要规定了哪些制度和措施?
答:针对我国特许经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作法,条例主要确立了五个方面的制度:
一是,明确了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只有企业可以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要求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二是,规定了特许人的信息披露制度。条例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专设“信息披露”一章,明确规定特许人应当建立并实行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在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前至少30日,以书面形式向被特许人提供有关信息和特许经营合同文本,并明确规定了特许人应当提供的信息内容,包括特许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和商业信誉记录、特许人拥有的经营资源、特许人为被特许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对被特许人在经营方面的管理和监督的情况、特许经营费用及其收取办法、特许经营网点投资预算等12个方面。特别是,条例还对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完整、准确,不得遗漏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作出了明确规定。
三是,确立了特许人备案制度。明确规定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规定了备案的程序以及备案时应当提交的文件、资料。商务主管部门收到特许人提交的符合规定的文件、资料后,应当予以备案,通知特许人,并将备案的特许人名单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和及时更新。
四是,对规范特许经营合同作出了规定。特许经营合同,是明确特许人和被特许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依据。特许经营活动在实践中出现的不少问题和纠纷,与特许经营合同不够规范有直接关系。
五是,规定了特许人和被特许人的行为规范。条例针对特许经营活动本身的特点以及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特许人的行为规范作了规定。比如,特许人应当向被特许人提供特许经营操作手册,并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等服务;特许人在推广、宣传活动中不得有欺骗、误导的行为,其发布的广告中不得含有宣传被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收益的内容等。
对被特许人的行为规范,条例也作了相应规定,主要是被特许人未经特许人同意,不得向他人转让特许经营权;被特许人不得向他人泄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特许人的商业秘密。
问:在条例施行前有不少特许人已经在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对这部分特许人,条例的规定是否适用?
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条例施行前已经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特许人,还是条例施行后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特许人,均适用本条例的规定。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对于条例施行前已经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特许人的备案问题,条例作出了特殊规定,即特许人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年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规定对上述特许人不适用条例第七条第二款关于“两店一年”的规定。这样处理,符合实际情况,也尽量减少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限制和影响。
下一篇:特许经营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