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上海律师网>文萃集成

债权转让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来源:律政之子公众号作者:黄殿龙时间:23-02-10

       债权转让是市场主体经常遇到或面对的情况,笔者特此对其中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简要分析如下:

       1. 债权转让无需取得债务人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债权人向第三人转让债权无需取得债务人同意,只要债权人拟转让的债权合法有效且不属于不得转让的情形,在债权人与第三人签署的债权转让协议生效后即对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发生效力,如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仅是对债务人暂不发生效力,但并不影响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间债权转让的效力。

        参考案例:(2018)最高法民终905号民事判决书

        在该案中,最高院认为:债权转让通知的目的之一在于保证债务人知晓债权转让的事实,避免债务人误为清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债权人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应理解为债权转让通知前,债务人可以继续向原债权人清偿并以未接到通知为由对债权受让人进行抗辩,但是债权转让行为对让与人与受让人仍然是有效的,不受是否通知之影响。易言之,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在债务人仍向原债权人清偿的情形下,债权受让人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基于合同相对性,债务人可以未接到通知并已经向原债权人清偿为由对债权受让人提出抗辩。

     

        2. 债务人拒收债权转让通知不影响通知的效力

       根据我国《民法典》关于债权转让的相关规定,债权转让不以债务人是否同意为生效条件,仅需通知债务人即对债务人发生效力,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目的在于保证债务人知晓债权转让的事实,避免债务人误为清偿
,因此,笔者认为,如债权人通过邮政快递等方式向债务人寄送债权转让通知时已在快递封面注明“债权转让通知”等能够使得债务人知悉信函内容的情形下,债务人拒绝签收应认定债务人具有恶意,从而应认定债权人履行了通知义务,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发生了效力。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亦有在先生效判决就上述问题作出相应认定,例如在(2018)津02民终2898号案件中,法院即认为:案外人世纪房地产公司为债权人将合同的权利全部转让给被上诉人,且债权人转让权利已经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的方式通知了债务人(上诉人),上诉人拒收行为不影响对其发生法律效力。

 

       3. 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及形式

       我国《民法典》对于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及形式并未作明确限定,因此,债权转让人及受让人均可作为通知人通过口头、书面等合法形式向债务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

       鉴于口头通知的方式不易于保留相关证据,故从固定证据及避免争议的角度考虑,通过书面方式通知债务人并由债务人签收债权转让通知应是最佳的债权转让通知方式,但考虑到存在上述可能发生的债务人拒绝配合的情形,如发生该情形,债权转让人或受让人亦可通过如下方式将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

        1)通过登报的方式通知债务人

       参考案例:(2020)最高法执监244号执行裁定书

       在该案中,最高院认为: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目的是避免债务人重复履行、错误履行或加重履行债务负担,对通知的形式并无具体法律规定。从避免发生纠纷的角度看,债权人如能书面通知并由债务人签字认可是最佳形式,但如果债权人以登报的方式通知债务人,亦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视为履行了通知义务。

       2)直接通过诉讼的方式通知债务人

       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申1580号民事裁定书

       在该案中,最高院认为:元化公司从农投金控处受让案涉债权后,通过诉讼的方式通知木之秀公司、郑州华晶公司、郭留希债权转让事宜,符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的规定,属于有效通知。

 

       4. 债权转让的法律后果

       1)债务人的抗辩权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债权转让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因此,受让人在受让债权前应当对该债权进行充分了解,避免因债权转让人与债务人间存在其他债权债务关系或争议而妨碍受让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

       2)诉讼时效中断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因此,债权受让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的诉讼时效自债务人收到债权转让通知之日起重新计算,期间为三年。

分享到: